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drhou7777

只靠刷牙仍蛀牙? 認識「五種」NG飲食習慣

Updated: Jan 15, 2023


侯侯醫師其實很感恩,越來越多的牙醫團隊、政府在不斷宣導刷牙、潔牙、塗氟等知識,民眾對於刷牙的認知,已經越來越好了~ 不過很遺憾的是,台灣兒童的蛀牙率並未下降到世界認可的指標(意思是仍然過高)


侯侯醫師位於台北市的診所駐點,在台北市,可說是所有醫療資源最發達之地區,但蛀牙的比率,仍然未達標準。許多父母十分驚恐,因為已經有不少父母從網路、媒體上學習許多的潔牙知識,也在嬰幼兒時期就勤奮地幫孩子刷牙,怎麼到頭來--- 還是蛀牙了?!

別擔心,今天侯侯醫師,會從孩子五種NG的「飲食」習慣,來跟大家解答。


一、糖類攝入過多

對於「甜食吃多易齲齒」這件事,相信家長們都知道。但有時,台灣的飲食文化超乎想像--- 您想不到的飲食中,可能都摻有「過多的糖」。舉例:麵包、蛋糕、餅乾、配方果汁、調味乳。食用糖類過多,除了引起代謝性疾病與肥胖外,口腔的細菌會將其吸收,並轉化為酸性物質,造成牙齒的傷害,引發齲齒。衛服部曾公布糖攝取指標-「每日飲食中,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%」意即1杯700毫升的「全糖」珍珠奶茶,含糖量近62公克,一天一杯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。大人是如此,何況是抗齲力差的孩童?


二、含飯(飲食時間過長)

有時就算糖少吃,孩子仍有極高的齲齒率,令家長們十分驚訝!仔細查看這些孩子,發現—他們飲食的時間都「過長」(超過三十分鐘),不論是東西咬很慢、吃很久,或者邊吃邊玩,他們都形成了「含飯齲齒」,這樣的齲齒有幾個特色:

(1) 一次會引發許多顆的齲齒,鮮少有單顆牙齒會呈現「糜爛性」的蛀蝕。

(2) 初期很難被察覺,因蛀蝕點都藏在齒間的內側,肉眼很難看見,等到發現時,齲齒程度已經嚴重。


三、夜奶(睡前、睡一半喝奶)

對於嬰兒而言,「奶」是生長的必需品。但嬰兒一旦長大,超過一歲,過多的奶反而造成危害…。我們發現不少嬰幼兒,在一歲半之後,開始出現了齲齒,仔細詢問他們的飲食,發現他們普遍在「睡前」「睡間」喝奶(不論是配方奶、母奶)。有家長提出質疑「如果睡前有刷牙,齲齒總不會發生吧?」但很遺憾的是,從案例中,我們發現--- 睡前喝奶後刷牙,對齲齒率而言並沒有降低多少!可探討的原因很多,比較可靠的原因是--- 睡眠期間,唾液分泌減少,口內抵抗力降低,但因喝奶造成的口中酸性環境,無法短時間內消除,導致蛀牙菌滋生活耀,於是釀成了齲齒。


四、蔬果攝取過少

正常攝取足夠蔬果,有助於降低齲齒。原因是蔬果含有豐富纖維,有利於維持口內益生菌品種的多元、穩定,當益生菌數量足夠時,引起齲齒的細菌自然無法太活耀。若孩童食用太多加工類食物、過多的精緻澱粉,口內菌種失衡,齲齒率自然也會上升。


五、給孩子的食物處理「過軟」

「食物過軟」也會蛀牙?噢!冷靜點!不是的,並不會直接導致蛀牙。但食物過軟會產生其他影響…現代家長為了怕孩子噎到、咬不動,所以常常主動幫忙「加工」,使食物細碎一點、軟爛一點,但這樣,卻也造成了現代孩童的新口腔型態--- 牙床生長畸形、口腔肌肉瘦弱!如此容易產生的問題是:容易嘴巴呼吸、引起過敏反應、發音障礙、挑食行為、吃東西會含飯、未來換牙產生阻礙、恆牙生長歪斜等等。以上的症狀,有時比齲齒更困擾著家長們。


結語

好好落實---少吃加工類食物、不含飯、不夜奶、多咀嚼、多吃蔬果,相信你(妳)不用太常看牙醫唷^^

希望每個孩子,從正常飲食中都可以找回口腔健康、快快樂樂長大唷!


關於作者

侯政廷 (兒童牙醫侯侯醫師)

衛服部審定 兒童牙科專科醫師

台中璽瑞美學牙醫 兒牙部主治醫師

基隆君悅牙醫 兒牙部主治醫師

前恩主公醫院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

美國隱適美Invisalign隱形矯正認證醫師

MRC功能性矯正合作醫師

前經國管理學院口衛系講師

Podcast- 侯侯醫師說故事 https://reurl.cc/4X9ADL

248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