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drhou7777

「侯侯醫師專欄」當孩子「不要」看牙醫,怎麼辦?

Updated: Jan 15, 2023


今天,侯侯醫師改變方式,以隨筆漫畫的方式來分享「家長與孩子常見的對話模式」,若您與孩子剛好符合此狀況,恭喜您!可以進一步探討怎樣做更好。若您的孩子不符合此狀況,僅把本文欣賞過即可。





漫畫中,媽媽試圖想安撫孩子的情緒,不斷跟孩子「談條件」,希望孩子不要害怕看牙,但條件越談越「走鐘」!侯侯醫師相信,好心的家長都希望「幫忙安撫」孩子,讓孩子乖乖接受診療,但事實上,上述的對話有三個NG行為唷: NG 1: 欺騙孩子,事實上有要「看牙」,但說成沒「看牙」 NG2:不理解孩子講「不要」的意涵。 NG3:剝奪醫師與孩子對話的優先權。 我們以下來一一分析:

1. 不要欺騙孩子。 跟孩子的對話方式很多,欺騙是最後手段,最好也不要用。很多家長想用欺騙的方式,達成孩子乖乖看牙的目的,但就我們的長期經驗來看,效果十分有限,且往往會使孩子更不信任父母及醫師。 舉例: 底迪:「補牙會痛嗎?」 NG 回答:「不會不會!一下就好了!」 正確回答 : 「會有點不舒服喔,可能有點小痛(或酸酸的),但只要你不要亂動,我們會比較快結束唷~」 我承認說話可以有藝術,但不是鼓勵說謊。您說的任何言語,都會烙印在小孩的心中唷! 2. 兩三歲年紀的孩子,說「不要」很正常。 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育兒專家、兒科醫師告訴家長們:孩子說「不要」並非真的「不要」,而是要表達意見、提出詢問、表達心情…等等,有時甚至只為了「好玩」。面對這樣的孩子,該訂的規矩,還是要制定。難道說孩子喊「不要」吃飯,就隨孩子喜好而不吃飯?難道孩子喊「不要」洗澡,就任孩子不洗澡?有礙於篇幅,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本篇不贅述,但建議「定期看牙醫」本身也應是生活規範的一環。 3. 讓牙醫師充分與孩子對話 兒童牙醫看診時,父母不須在旁講話,因此時此刻,孩子需要「適應」與眼前的「陌生人」互動,這會左右往後看牙成功與否,若有父母在旁插話,孩子反而無法專心。有經驗的兒童牙醫師,會用言語引導孩子,並建立賞罰制度,讓孩子了解看牙中的規矩,並體會表現好時能得到「獎賞」。 看兒童牙醫,需要醫師-家長-孩童三方的合作,才能完滿達成,希望以上的分享,對家長們會有幫助!

註: 1. 每位兒童牙醫看診模式都有些差異,醫師與每個家庭互動模式也會不同,沒有一定準則。 以上論述僅代表侯侯醫師個人立場。 2. 以上論述僅適用於2~3歲之孩童,2歲以下、4歲以上不一定適用。 3. 內文與圖案皆屬侯侯醫師個人所有,未經同意,請勿任意盜圖、轉載內文。

關於作者

侯政廷 (兒童牙醫侯侯醫師)

衛服部審定 兒童牙科專科醫師

台中璽瑞美學牙醫 兒牙部主治醫師

基隆君悅牙醫 兒牙部主治醫師

前恩主公醫院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

美國隱適美Invisalign隱形矯正認證醫師

MRC功能性矯正合作醫師

前經國管理學院口衛系講師

Podcast- 侯侯醫師說故事 https://reurl.cc/4X9ADL


55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